追求合作共贏
Win win for you and me售前售中售後完整的服務體(ti) 係
誠信經營質量保障價格實惠服務完善實驗室是醫學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教學和科技研發的重要陣地。隨著醫學院校改革的推進和“科教興(xing) 國"理念的深入,醫學院校逐漸加大了對實驗室的投入,但實驗室的管理模式未同步改進,落後的管理模式與(yu) 基礎設施脫節的情況阻礙了科研進步與(yu) 教學發展。
一、醫學院校實驗室管理現狀
(一)實驗室資源沒有充分利用目前各醫學院校普遍實行實驗室隸屬於(yu) 教研室管理的製度,實驗室的建立和使用本著“服務於(yu) 本學科"的理念。以教研室為(wei) 依托的實驗室數量多、規模小,各實驗室之間相互獨立,合作不夠緊密,雖然方便各教研室使用,但是給綜合性實驗的實施帶來了困難。由於(yu) 各教研室之間聯係不夠緊密,有些教研室“本位主義(yi) "較嚴(yan) 重,認為(wei) 本單位的實驗儀(yi) 器歸本單位所有,不願對外開放;實驗儀(yi) 器的所屬關(guan) 係複雜,不能做到集中統一管理,在進行實驗時會(hui) 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實驗室互相衝(chong) 突,儀(yi) 器的使用受到人為(wei) 因素的幹預較大,造成實驗室資源的浪費,影響正常的教學與(yu) 科研秩序[1]。
(二)實驗室隊伍建設不合理醫學院校普遍注重教師與(yu) 科研隊伍建設,對技術人員不夠重視,大眾(zhong) 對於(yu) 實驗技術崗位的評價(jia) 普遍偏低,崗位安排不能最大限度發揮人才的專(zhuan) 業(ye) 水平,經常出現沒有工作經驗或不能勝任其他工作的人任職技術崗位的情況,導致在職技術人員的能力水平普遍不高,消極怠工情緒常見,出現惡性循環,不能適應實驗室基礎設施的發展。這種現象也造成人才流失,實驗室技術人員不穩定性增大,不利於(yu) 實驗室的長遠發展。
(三)實驗室管理複雜低效目前實驗室的管理大致分為(wei) 三種:垂直管理、雙重管理、多重管理[2]。垂直管理不利於(yu) 教學活動的展開,雙重管理和多重管理雖然是由多方負責,但易造成責任不明確、流程複雜、效率低下等問題。因此,各種管理方式各有千秋,在選擇上要盡量規避不利影響,充分發揮製度的*性。但是各院校實驗室對於(yu) 管理體(ti) 製的了解較少,部分實驗室管理者思想上不夠重視,方法不夠科學,不能結合自身情況合理選擇,直接照搬照抄兄弟院校的管理製度,這樣篩選出來的管理製度大都不適用於(yu) 本校的管理實際,成為(wei) 教學科研發展的絆腳石。
(四)實驗室教研秩序差實驗室除承擔科研任務外,還承擔著教學任務。由於(yu) 實驗室存在數量多、規模小的現象,麵對教學規模的逐漸擴大,容易導致實驗室使用不合理,有的實驗室空著,而有的實驗室過度擁擠,教學秩序差,教學質量達不到預期效果[3]。實驗課上帶教老師雖然安排人數較多,但真正起負責指導作用的隻有幾個(ge) 人,不利於(yu) 日常教學秩序的維護和學員對於(yu) 知識的掌握。在科研方麵的發展上,實驗室經常出現擁堵現象,實驗儀(yi) 器的使用需要排隊,不能及時處理樣品會(hui) 導致實驗數據不準確,這種現象亟待整改。
二、醫學院校實驗室智能化管理新模式的探索與(yu) 建立
(一)實驗室儀(yi) 器預約平台的建立建立實驗室儀(yi) 器預約平台主要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由顯示層、邏輯層、數據層組成,應用MySQL數據庫,采用瀏覽器和服務器連接的架構,使用DreamweaverCS6實現網頁設計,編程語言使用JSP,基於(yu) Web框架和三層結構開發,在Windows係統上運行,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擴展性,可視化程度高,便於(yu) 操作與(yu) 維護。該平台主要安裝在各教研室的辦公電腦上,係統錄入院校內(nei) 所有儀(yi) 器。該實驗預約使用平台的功能模塊包括:基礎信息、教學信息、安全管理、設備管理、內(nei) 部管理、個(ge) 人中心、管理中心[4]。實驗人員登錄個(ge) 人賬號,即可進入可視化界麵,通過選擇不同模塊,進入不同功能分區。可以隨時通過該平台在線預約,並且可以查看儀(yi) 器狀況、使用指南、使用曆史記錄、開放時間等信息。結合自身使用需求,進行更合理的選擇。儀(yi) 器預約使用的另一個(ge) 優(you) 勢就是在儀(yi) 器由於(yu) 使用不當發生故障損壞時,可以明確責任到使用的個(ge) 人,便於(yu) 及時糾正錯誤,避免更大的損失。平台在運行一定時間後根據使用情況,生成量化表格,統計各大型儀(yi) 器使用情況及運行情況,對於(yu) 不能精確分析的儀(yi) 器及時維修,對於(yu) 不能滿足日常工作需求量的儀(yi) 器種類及時加以采購,高效利用基礎設備建設資金。
(二)實驗室技術人員管理體(ti) 係的完善加強素質培訓,定期組織專(zhuan) 家及高級技術人員授課、技術人員業(ye) 務水平考核,量化考評製度,建立獎懲措施,根據“一專(zhuan) 多能"的要求,督促實驗室人員掌握與(yu) 自己學科相近的理論知識和實驗基礎技能。對在職技術人員進行規範化管理,使其具備處理實驗室日常安全事務、實驗室大型儀(yi) 器使用規範、實驗室應急事務處理的能力,做到與(yu) 時俱進,符合新一代技術人員的從(cong) 業(ye) 要求[5]。學科帶頭人和高學曆人才進行學科創新,探索新技術、新方法,承擔起重擔。除對在職人員培訓外,還應該做好技術人員的選拔與(yu) 薪資待遇的提高,提高對技術人員的重視程度,提升技術人員的地位和薪資,達到和其他科研人員相當的水平,為(wei) 技術人員爭(zheng) 取合理的福利待遇;提高從(cong) 業(ye) 門檻,積極爭(zheng) 取高學曆人才,鼓勵其他人學習(xi) 深造、讀研讀博,提升自身能力[6];建立嚴(yan) 格的製度規範,健全監督評價(jia) 激勵體(ti) 製,減少人員流動性,明確崗位到人,避免人才流失情況的發生,確保實驗室平穩運行。努力打造一支學曆高、專(zhuan) 業(ye) 技術水平高、思想作風過硬、人才結構合理的實驗室技術隊伍,增強科研實驗平台的技術服務能力。
(三)實驗室管理體(ti) 製的改革先進、全麵、符合實際情況的實驗室管理體(ti) 製是實驗室發展的必要條件。建立健全實驗室管理體(ti) 製,可保證實驗平台平穩運行,進而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有效。通過改革實驗室管理體(ti) 製,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質量,推進實驗室全麵發展。應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製定管理製度,對於(yu) 有貴重、危險實驗儀(yi) 器的實驗室應采用雙重管理或多重管理方式,指派專(zhuan) 人負責,做到第一時間處理請求、第一時間處理突發情況,學校領導與(yu) 實驗室主任協同配合,共同做好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對於(yu) 一般的實驗室可采用垂直管理製度,便於(yu) 明確責任,簡化使用申請流程。充分發揮實驗室主任的帶頭作用,保證實驗室主任切實參與(yu) 到日常的實驗中,親(qin) 身了解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完善實驗室管理製度,製定實驗室長期發展計劃[7]。實驗室管理方式由靜態控製向動態控製轉變,建立集中調撥機製,加強部門間的合作,打破“本位主義(yi) "觀念的影響,提高需求的響應速率,從(cong) 而提高儀(yi) 器的利用率。在實驗室的人事安排方麵,人員的調配與(yu) 崗位安排要合理,要充分了解每名人員的專(zhuan) 業(ye) 與(yu) 工作經曆,盡量做到崗位與(yu) 人才相契合。在大部分崗位與(yu) 人才的選擇確定後,對剩餘(yu) 的人員進一步發掘其優(you) 勢,進行崗前培訓,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的專(zhuan) 業(ye) 特長與(yu) 個(ge) 人優(you) 勢,確保崗位人員“能上任,上好任"。
(四)實驗室現代化水平提升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期,儀(yi) 器設備的更新速度也隨之加快。實驗室應定期對校內(nei) 儀(yi) 器設備資產(chan) 進行清點核算,召開實驗室人員全體(ti) 會(hui) 議,分析調研數據,研究標準化實驗室資源配備方案,明晰各級管理職責,確定近期資源配置計劃。同時實驗室要做好儀(yi) 器設備的及時淘汰與(yu) 購置,更好地滿足實驗需求。這就需要學校方麵提高重視程度,加大資金投入,教研室方麵做好按需購入,合理分配資金,實驗室方麵做好技術人員的新儀(yi) 器培訓工作,確保儀(yi) 器安全有效運行[8]。除此之外,在日常的實驗室管理中,利用好現代數字化平台,根據平台整合的數據,量化實驗室各方麵的需求,合理分配有限的資源,避免出現個(ge) 別儀(yi) 器使用過度擁擠,其他儀(yi) 器卻空置的情況,也避免出現某個(ge) 時段整個(ge) 實驗室都特別擁擠的情況,應用實驗預約平台做好時段人員限流,錯峰使用儀(yi) 器,避免人員擁擠。在實驗試劑的管理上利用計算機進行統計,購入試劑和使用試劑的同時在係統內(nei) 進行登記,在所有試劑瓶上貼好標簽,防止誤拿錯拿,試劑瓶未使用完也要做好歸庫的登記工作,做到全程跟蹤每一瓶試劑的走向。使用計算機進行管理可以準確無誤地對實驗室內(nei) 的試劑數量和種類進行清點,大大減少了試劑遺失現象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同時節約了人力物力。
(五)實驗室教研能力提高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完善實驗室教學管理製度,建立監督獎懲機製,加大查課力度,落實帶教老師負責製度。對於(yu) 課上認真負責、備課充分,能承擔起相應教學任務的教師要積極表揚鼓勵;對於(yu) 懈怠的教師要進行批評教育[9]。量化教師的日常表現,提高重視程度,將其作為(wei) 年終考評、職稱晉升的主要依據。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切實保障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規範實驗教學與(yu) 實驗室使用秩序。針對實驗課上課人數較多、實驗室較少的實際情況,實驗中心應積極與(yu) 教務部門協調,合理安排上課時間,重新製定教學計劃。人數多的班級可以采用分班次、分時段上課,也可以采取適當增加課時的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合理安排帶教老師,讓經驗豐(feng) 富的教師與(yu) 缺乏教學經曆的教師合作教學,起到幫帶作用,同時也要讓每一位學生有動手實驗的機會(hui) ,達到實驗課預期的教學目標[10]。建立實驗室值班輪轉製度,由在職實驗室人員輪流值班負責實驗室的安全及大型貴重儀(yi) 器的保管維護工作,在研究生科研項目或本科生第二課堂等活動使用實驗室時,要做好貴重儀(yi) 器的登記,危險性的試劑盡量用相似試劑替代,如果遇到替代不了必須使用的情況,要提前向實驗室安全人員申請,不得單獨操作。在使用危險試劑或大型儀(yi) 器時,實驗技術人員要擔當起安全員的職責,負責人員要全程陪同實驗操作人員,起到監督和保護的作用,確保在出現突發情況時安全員及時到位,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六)大型實驗中心的組建對於(yu) 科研任務重、教學壓力大的院校實驗室,實驗室多而小的特點不適合學科發展,亟待組建大規模實驗室。管理部門可以向上級申請組建大型實驗中心,將實驗所需的主要大型儀(yi) 器集中安置,實驗中心不從(cong) 屬於(yu) 任何教研室,由實驗室中心管理部門直接管理,對校內(nei) 人員開放,通過預約平台進行預約後方可使用[11]。實行門禁管理製度,避免無關(guan) 人員進出,保障實驗中心安全;引進先進儀(yi) 器,安排多名經驗豐(feng) 富、實驗技能水平高的實驗技術人員直接參與(yu) 管理,直接解決(jue) 了跨學科綜合實驗實施困難、手續繁多、大型實驗儀(yi) 器難以統一管理等問題。實驗中心的建立還有利於(yu) 對學校固定科研資金的充分使用,由實驗中心集中申報采購,保證資金流向透明、合理,便於(yu) 監督[12]。
(七)建立反饋機製,促進實驗室全麵發展實驗室本著“以人為(wei) 本"的服務理念,其目的就是服務於(yu) 廣大師生,所以如何提供更優(you) 質的教學及科研服務才是管理者最需要考慮的問題[13]。這種反饋機製依托於(yu) 數字化平台,以電子問卷為(wei) 載體(ti) ,相對於(yu) 傳(chuan) 統的紙質問卷,成本低廉,實施方便,大大減少了人為(wei) 誤差,節約了人力物力成本,是實驗室智能化管理的得力助手。實驗室管理部門可以每季度或半年對全院師生發放電子問卷,調查師生對於(yu) 實驗室的意見及改進措施。匿名填寫(xie) 保證了群眾(zhong) 暢所欲言,依托實驗室數字化預約平台錄入分析收集到的有效問卷,通過計算機分析軟件將有固定選項的部分匯總成表格,將問卷的主觀部分整合起來,審閱匯總的信息,分析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召開實驗室全體(ti) 成員大會(hui) ,根據問卷上呈現出的主要問題,集中製定實驗室現階段合理的解決(jue) 方案,並及時加以實施。
三、結語
醫學院校是培養(yang) 人才、科學探索、服務社會(hui) 的重要基地,而實驗室是醫學院校開展實驗、教學的載體(ti) 。隨著實驗室先進化程度的提高,實驗室管理模式的改進迫在眉睫。我們(men) 應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使智能化管理模式實驗室發展,加強實驗室綜合能力。